摘要: 緬甸北部是東南亞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qū)之一,在W. J. Kress等于2003年修訂的緬甸植物名錄中,記載了維管植物273科約11800種。自2014年至今,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牽頭的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 ...
緬甸北部是東南亞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qū)之一,在W. J. Kress等于2003年修訂的緬甸植物名錄中,記載了維管植物273科約11800種。自2014年至今,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牽頭的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學習中心野外科考團隊對該區(qū)域進行了5次大規(guī)模的生物多樣性野外考察,積累了大量的生物多樣性本底資料。 版納植物園科研人員楊斌等人通過與中緬科考隊員齊心協(xié)力的合作,對該地區(qū)野生植物的多樣性學習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在緬北考察過程中,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了石海椒屬一新種——腺苞石海椒(Reinwardtia glandulifera Y.H.Tan, S.S.Zhou B.Yang)。在此之前,石海椒屬是亞麻科的一單種屬,被接受的僅有石海椒(Reinwardtia indica Dum.)一種,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中國和東南亞地區(qū)。該新種的發(fā)現(xiàn),為石海椒增添了一新的姐妹成員。 該學習得到中科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學習中心的項目資助(Y4ZK111B01),成果以Reinwardtia glandulifera (Lin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Kachin State, northern Myanmar 為題發(fā)表于國際學術期刊 Phytotaxa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