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博士生來說,最頭疼事莫過于如何選題、提煉科學問題、提煉科學問題后如何確定研究內容以及撰寫最終的博士大論文。為了能夠對學科教學發(fā)展、導師指導學生和博士本人課題的開展提供一些幫助,今天在此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篇優(yōu)秀的博士論文的誕生離不開前沿性、創(chuàng)新性和具有巨大經濟、社會價值的選題。選題選的好,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半。你要做課題、申本子,離不開好的選題。對于如何選題,相信很多人都有獨到的見解。我個人總結兩點,一是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大需求,選擇重大需求中面臨的問題進行解決,如我國計劃在2030年實現(xiàn)碳達峰,2060年實現(xiàn)碳中和的目標,這個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解決很多方面的問題,如提高非碳能源的占比,解決非碳能源的利用效率等等問題;二是那些基礎性的短期可能不能見到收益,但未來又至關重要的課題,如人工智能算法,基因編輯技術等等。圍繞這些選題,選擇自己的博士課題,其價值不言而喻。當然,并不是每個人都那么幸運,也許自己的課題是直接委派的,不夠“高大上”,自己覺得課題如同雞肋,嚼之無味,棄之可惜。但你要想想也許導師也沒有好的課題給你做,你要有在這個雞肋中找到普遍的規(guī)律和原理,等你以后碰到高大上的課題,就能輕車熟路了(自我安慰哈)。
科學問題是博士課題研究的最終導向,即你的課題要解決什么,實現(xiàn)是什么。在課題選好方向后,就要反思自己的課題要解決什么,比如開發(fā)一種新的防水材料,那么課題最終問題則是圍繞材料防水性的做研究。科學問題可以是新材料的防水性能的提升、也可以新材料防水性能的提升的機理等等。如果你不能很好地回答自己課題的科學問題,則說明你的科學問題還沒有提煉到位。
科學問題提煉好后,下一步就是要確定研究內容了,這些研究內容就是要解決提煉的科學問題的。對于博士論文這種系統(tǒng)性很強的論文,在你正式做實驗之前,一定要先從整體上進行把握,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研究內容就是以后你博士大論文的章節(jié)內容。因此,全局思維非常必要。第一步,先把博士論文的大綱列出,找導師、同學進行討論,確定你的研究內容邏輯是否合理、水平是否能夠支撐起一篇博士論文。如果談論的結果是內容過于淺顯或難度過高,則需要進行修改,直至達到博士論文的水平。這一步決定了后面的實驗方案、實驗過程、實驗周期及后期的分析,應重點關注。因此,推薦還沒有確定選題的博士生們考慮。定好博士論文的大框架,然后則是細化實驗方案,解決實驗方案中碰到的技術難題,如實驗裝置的制作,實驗材料的生產等等。最后一步,就是撰寫大論文。有了之前的鋪墊,大論文的撰寫就會輕松不少,最后寫完就是用詞的琢磨、文本的修改以及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了。
最后,希望每一位導師、同學能夠積累豐富的科研經驗,將經驗進行總結歸納,為后來者提供更好的指導,讓科研效率更高,讓科技更加進步。
(本文源自:關蕾蕾的科學博客)
如何選題、規(guī)劃實驗和撰寫大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