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一段時間后,博主將像扔垃圾廢品一樣將毫無科學(xué)價值、低級庸俗的所謂的“四姨太效應(yīng)”段落徹底刪除。
博主回復(fù)(2016-8-26 22:09):我附上的兩個詞條,其中一個可能來自于 閣下。我刪除此詞條,絕對不影響我的本意。坦誠一點,這個說法只是 形象一點,沒有多少科學(xué)性,您欠缺的只是批判!不要自戀!
附錄一:田松先生本人污蔑博主抄襲,強調(diào)他是“四姨太效應(yīng)”發(fā)明人的供詞:
[8]田松 2016-8-26 19:29我特別佩服您這境界,能夠把抄襲當做抬舉!我謝謝您了,您這樣的友軍,我可不敢高攀!皼]有注明出處而已”,呵呵,你自己也知道沒有“注明出處”,但是“而已”,是個小事兒是吧,是“抬舉”了出處是吧?您的學(xué)術(shù)規(guī)范是跟誰學(xué)的?跟方舟子學(xué)的嗎?“公益博文”?呵呵,這是您的原創(chuàng)吧?
樓下和稀泥的,別把兩類問題給混了。你使用“四姨太效應(yīng)”這個詞去說明什么,去描述什么,或者要去解釋這個詞,都不必要說,這個效應(yīng)是田松發(fā)明的。但是,你使用了我的文字,整段整段地使用,不加引號,不提供出處,這叫抄襲!抄襲!抄襲!——重要的話說三遍。
那位王先生,我要宣傳什么,有一萬個渠道,未必看得上這么個博客,您這樣想,實話說,非常小人;
謝力先生,您沒有看出來他剽竊什么,那正說明他剽竊成功了,我來告訴你,他剽竊了我的文字!他自己只肯承認“沒有注明出處”,但是“而已”,不肯承認抄襲!他這篇博文,的確前后字體不同。我的理解是,前面是按語,后面才是正文。按語是說明這篇博文的意圖,“解讀”兩個概念。按語說完,換字體,那意思是,下面我要“解讀”這兩個概念了!而不是說,下面我要引用別人的話了!從上下文中,您能看出來,下面換字體的部分是開始引用的嗎?在下愚鈍,看不出來。如果我不熟悉“四姨太效應(yīng)”的文本,我也看不來。我會認為,這是“他本人的解讀”。比如關(guān)于馬太效應(yīng)那段,萬一哪天我覺得他“解讀”得好,我可能會引用,如果引用,我會注明,這段文字來自蔣永華先生的博文,并給出詳細出處,還有鏈接。但是,如果他在博文里說明,這是引用,只是沒有給出出處“而已”,我會請教他,原始出處在哪兒,我好引用。如果他不肯說,我也只好不用。——這是我對學(xué)術(shù)規(guī)范的理解。很想知道,您的理解是怎樣的?您是否也認為,大段使用別人的文字,不加說明,不給出處,是對別人的抬舉?
附錄二:搜狗百科“四姨太效應(yīng)”詞條全文,原錄入詞條漏寫他本人名字,他變誣稱他人抄襲,何等自戀,這不是不識抬舉又是什么?博文不是論文,博主推介一個詞條而已,田松先生近乎無理取鬧,意欲何為?!博主只是黏貼一個詞條,哪有所謂的“解讀”?讀者王先生說了句他未必中聽的話,他公然以小人誣稱他人,簡直就是歇斯底里、潑婦做派。坦白的說,如果“四姨太效應(yīng)”是田松先生的標志性學(xué)術(shù)成果的話,我對田先生的學(xué)術(shù)與人品非常懷疑!
四姨太是在張藝謀導(dǎo)演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里,鞏俐扮演的頌蓮。因為四姨太說:“我蠢?我不蠢!我早就算計好了,開始是假的,只要老爺天天到我這兒,日子久了不就成真的了?”這樣的欺騙的話而成名。
北京師范大學(xué)田松博士根據(jù)《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故事命名的一種科學(xué)社會學(xué)過程,與默頓(Robert King Merton)提出的馬太效應(yīng)合起來,可以完整地描寫當今世界科技發(fā)展的過程。它與自我實現(xiàn)預(yù)言有一定關(guān)系,但它同時包含著一定的欺騙成分。 在張藝謀導(dǎo)演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里,鞏俐扮演的頌蓮。四姨太為了爭寵,假裝懷孕,最后事情泄漏。好心的大少爺對她說:“你也真蠢,懷孕這種事,做假能假得了幾天?”四姨太說:“我蠢?我不蠢!我早就算計好了,開始是假的,只要老爺天天到我這兒,日子久了不就成真的了?” “日子久了不就成真的了?”四姨太話里透著智慧。四姨太的意思很明白,雖然是假裝懷孕,但是因為引來了老爺更多的關(guān)注,就會有更多懷孕的機會,時間一長,假的就變成了真的了。到了那時,就算有人知道了當初的假,又能怎樣呢! 一個單位,雖然實力不夠,但是假裝夠,只要獲得了“上面”的信任,就可以得到項目、工程、基地,也就是說得到經(jīng)費。這些大項目、大工程可以在很多程度上決定一個單位的發(fā)展,乃至于命運。有的經(jīng)費高達千萬,乃至上億。一個單位有了這樣的資金支持,不需要特別優(yōu)秀的管理者,只要相對不錯的管理者,這個單位就不可能不發(fā)展。比如用個最直接的辦法,把業(yè)界公認的最優(yōu)秀的最有潛力的人,高薪挖來幾個,這個單位的實力一下子就可以提高幾個數(shù)量級。這時候,假的也就成了真的了。這就是“四姨太效應(yīng)”。
毫無科學(xué)價值、低級庸俗的所謂的“四姨太效應(yī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