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習發(fā)現(xiàn),年齡越大的學者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越少,主要原因并不是精力和體力等方面的衰退,而是動力缺乏,因此,政策制訂時,可以更有針對性。
中文文稿:步一 /Indiana University 論文推薦人:張琳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圖文編輯:李江 / 浙江大學 素材來源:Scientometrics
![]()
注:圖片來源于百度
職業(yè)發(fā)展的不同軌跡
盡管不同學科內(nèi)學者的職業(yè)發(fā)展軌跡有所差異,但總體來看可以歸為兩類:
第一,在很多自然科學(特別是生物學領(lǐng)域)、醫(yī)學和工程學領(lǐng)域,學習人員在博士畢業(yè)后可能會先做一輪或幾輪博士后,然后再謀求教職、學習機構(gòu)職位或者企業(yè)職位等。
第二,在人文社科領(lǐng)域或者一局部自然科學領(lǐng)域,學習人員在博士畢業(yè)后可能不做博士后,而是直接進入高校、學習機構(gòu)或者企業(yè)工作。
第二類職業(yè)發(fā)展軌跡更多地被用在需要“長線評價”(long-termevaluation)的學習領(lǐng)域中。比如在哲學領(lǐng)域,學者往往會出版專著,但寫作和出版的周期較長。這些領(lǐng)域的學習人員在進入高校任職時往往不能得到終身教職,需要在5-7年后才能得到;但第一類學習人員有可能在進入高校后更早地(3-6年)得到終身教職。然而,不論是哪種軌跡,年輕學習人員都有著晉升的壓力——不論是職稱還是終身教職。盡管晉升的政策各有差異,但學習、教學和提供其他一些必要的服務(wù)都是晉升中所要考慮的。從這個角度看,年齡較大的學者的壓力可能更小些(特別是那些已經(jīng)得到終身教職的人),他們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有可能更少。
工作時間分配
去年12月,日本東京大學的幾位學者在Scientometrics期刊上發(fā)表了一篇論文,展示了他們在2008年在日本所進行的一項關(guān)于高校教師工作時間的調(diào)查。調(diào)查對象包括2137名30-60歲之間的日本高校教師,學科涉及自然科學、醫(yī)學、工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等多個領(lǐng)域。調(diào)查主要詢問了這些學者在2007年4月到2008年3月(對應(yīng)日本的一整個學年)之間的工作總時長和花費在學習、教學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時間。結(jié)果顯示,在這一年內(nèi),所以被調(diào)查教師的平均工作時長為2927小時(相當于122天),其中用在學習上的平均時長1159小時(相當于48天)。
論文發(fā)表
這些受訪教師還提供了他們近3年內(nèi)發(fā)表日文和英文論文的情況。結(jié)果顯示,在調(diào)查前的3年內(nèi),平均每人每年發(fā)表5.6篇日文論文,“硬科學”(hardscience,自然科學和技術(shù)科學交叉的總稱,例如數(shù)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地理學和技術(shù)工程等學科,社會科學則屬于典型的軟科學)學習人員發(fā)表更多比例的英文論文,年齡較大的學者寫綜述的次數(shù)更多。
年齡越大,花費在學習上的時間越少
該調(diào)查顯示,教師年齡越大,花費在學習活動上的時間越少。這主要是總體工作時長減少所導致的,但學習以外的事情(如行政工作或管理工作等)占據(jù)了一局部學習的時間也是一個影響因素。同時,年齡較大的教師基本沒有積累學習經(jīng)驗和評終身教職(tenuredfaculty)的壓力,因此他們的工作動力較年輕教師較小。此外,盡管這次調(diào)查并沒有提供教師家庭方面的信息,但該文作者猜想,他們花在家庭的時間可能有所增加,這可能也導致其總體工作時長減少。這也和常識相符合。
調(diào)查結(jié)果進行對比分析后還發(fā)現(xiàn),用于學習的時間減少并不是因為花在教學上太多而導致的。在日本,不論教師的學習成果有多少,他們都必須在院系內(nèi)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wù)(如上課和擔任博士生的委員會成員等)。有時,如果這種任務(wù)太重,教師可選擇辭職并到其他教學任務(wù)較輕的機構(gòu)任職,但這種工作調(diào)動的成本(如家庭成本、遷徙等)較高。
這項調(diào)查中的一個結(jié)果也特別引人注目:年齡較大的教師和學習人員在精力和體力等方面的衰退并不是其工作時間減少的主要因素!因此,該文作者認為,年齡較大的教師和學習人員在學習方面仍有很大潛力可挖。目前的一個問題是他們的學習動力缺乏,因此可考慮在政策層面做出一些改變以刺激他們以更好的狀態(tài)進行科研活動。實際上,不止在日本,在世界各個國家都存在類似的問題;這種改變對提高年齡較大教師或?qū)W習人員的學習產(chǎn)出具有顯著的必要性。
![]()
Kawaguchi, D.,Kondo, A., Saito, K. (2016). Researchers’career transition over the lifecycle. Scientometrics,109(3), 1435-1454.
Costas, R., Bordons, M. (2011). Do age and professional rank influence the order ofauthorship in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Some evidence from a micro-levelperspective. Scientometrics,88(1), 145-161.
Diamond, A. M.(1986). The life-cycle research productivity of mathematicians and scientists.Journal of Gerontology, 41(4), 520-525
Kanda, Y., Tomizawa, H. (2015). Changes in the ratio of time spent on work activities byuniversity andcollege faculty members: A comparison of results of the ‘‘Surveyof full-time equivalency data a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2002, 2008 and2013.NISTEP Research Material 236 (in Japanese). Retrieved from:http://data.nistep.go.jp/dspace/handle/11035/3027.
Taylor, W.,F(xiàn)ender, B., Burke, K. (2006). Unraveling the academic productivity ofeconomists: The opportunity costs of teaching andservice. Southern EconomicJournal, 72(4),846-859.年齡越大,花在研究上的時間越少 |
|